近年来,家庭火灾发生率居高不下,导致家庭防火工作面临新的挑战。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发现,能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家用灭火器却在市场上无人问津,居民家用消防器材几乎为零,这种“零”现象说明了家用消防器材难进家门,同时,也呈现出兰州市居民防治火患的意识单薄。
老居民楼
消防设施形同虚设
“消防器材?我们这个小区从来就没看到过。”在一栋居民楼前,当记者询问消防器材位置的时候,这里的居民说。住户王先生告诉记者:“这房子二十几年了,当初建的时候就没有消防设施,反正我们每户都有老人在家看着,也不会发生什么事。”
在走访的老居民楼中,很多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造的住房基本没有消防设施,一旦发生火灾,将会给灭火工作带来极大困难。据了解,自从1998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》实施后,新建的住宅楼必须经过消防验收,不合格的不能投入使用。但1998年以前建造的房屋没有消防设施又该如何解决呢?
一些老旧小区没有消防设施,而一些小区虽然配有消防设施,却形同虚设。在城关区某小区一栋居民楼里,记者走进低矮昏暗的楼道查看,发现这里的楼梯较狭窄,楼道口没有窗户,两人相遇也要侧身而过。走廊的墙壁上有一个消防栓,但已经没有了消防水带。“我们不知道怎么用,而且这些设备一直没有使用过,也没有人管。”一位住户说。
新建小区
消防设施损坏严重
在白银路某新建小区记者看到,一些居民楼消防设施被盗现象严重。在该小区楼内,从一层到顶层消防栓的水枪、水带、阀门等设施都已不见踪影,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水龙头,二楼和四楼的消防栓箱内堆满了杂物,成了居民的垃圾箱。据住户张大爷介绍,刚入住时,楼道内的消防设施一应俱全,但最近他才发现,水龙带、阀门、水枪等防火器材零件不知何时已被人偷走了,如今消防栓已经面目全非,成了摆设。
随后,又走访了一些小区,发现类似的情况相当普遍,消防设施或者成了摆设,或者被盗。有市民指出,即使是通过消防验收的楼房,如果没有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测,那么消防设施便有可能年久失修,失去其应有的作用;也有的是居民对消防设施不爱护导致损坏。
针对此类现象,大部分市民都希望相关部门能将消防设施配备齐全。
居民
家里没有灭火器
“一年下来,居民自购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几乎没有”,一家消防设施专营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购买灭火器的企事业单位居多,居民个人买得少,大家都觉得,在家置办灭火器没那个必要。
“你家备有灭火器吗?”1月13日上午,记者在西关、白银路一带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。“灭火不是消防队的事吗?”、“家里还配灭火器啊?”、“我从来没想过这事。”对提问,大多数市民一脸茫然。在随机采访的近百位市民当中,没有一家备有灭火器。随后,记者来到永昌路一小区采访,接受采访的20户居民中也没有一家配有灭火器。对记者提出的“一旦着火,你该怎么办?”的问题,大多数人的回答是:“报警”。
家住金昌路的张先生告诉记者,买个灭火器不是没想过,但不知摆在哪儿,搁在家里碍眼,而且万一家里的小孩胡乱触摸灭火器,还有可能影响家人安全。还有一些市民认为,平时自己也有防火意识,如出门前关好煤气、关闭家用电器等,家中一旦有火灾发生,自己也会用水救火,所以不用配备家庭灭火器,再说,现在家庭要求美观,一个灭火器放在家中,实在有碍观瞻。
对市民的这些想法,市消防支队防火处有关人员说,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,往往认为火用水泼就能灭掉,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。水并不是万能的灭火武器,如果使用不当,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,如电器、液化气着火就不能用水扑灭。目前,消防部门已开展诸如“消防进社区”等活动,就是要让广大群众了解更多的防火、灭火知识。 |